在智能硬件产业潜力与前途遭到左右质疑时,硬蛋联合京东、博通、百度等业顶级平台,为创业者奉上一场产业生态说。为什么他们都对行业表示信心?是身在此山中,还是手握金刚钻?创业者从猪变成鸟,生态圈能给予什么福利?
6月14日,硬蛋新品发布会暨硬蛋i未来大赛启动会在北京长安街W酒店召开。会上,众多布局于智能硬件领域的知名企业共论了一场产业生态说。
在该环节中,36Kr主编袁茵负责主持,硬蛋总裁李峰、博通大中华区总裁李廷伟、京东金融副总裁金麟、百度软件研究院院长郑全战、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李世鹏、证券日报前副社长梅邵华等几位大佬,从各自角度,阐释智能硬件产业现状。
【行业信心】
智能行业的发展,是堕入低谷,还是依然有生命力?
金麟:相比海外追求时尚的消费群体,中国用户更加务实。在最近三个月,我们从我们众筹平台上看到不错的案例,它们类似大众消费品类,与生活场景深度结合,正应了那句话:用作消费品的心态来做智能硬件。所以,我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。
郑全战:首先,要认识什么是智能。不管产品的使用方式如何,如果没有后台提供云服务或大数据,很难成为智能硬件。这个行业刚刚开始,未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、真正的智能硬件。
李世鹏:智能手机已经到了巅峰,它把很多功能集成一体;而智能硬件是分布式的,它把生活速度化,把数据集合分析,其中包含的金矿还有待发掘。
李延伟:今天互联网中有句话:98%的数据都会通过博通的芯片。从前端的连接到后端的大数据的处理,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时代的到来。过去20、30年,全球产业的制造链在中国已有非常完整的布局,从细小的零件到高端的硬件产品,皆可生产。制造业本身在产业的低端,但当有了连接,就变得充满生命力。
梅绍华:我觉得智能硬件这个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矿山,现在仅仅是冰山一角,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。未来的世界万物互联,有人统计过,未来我们每个人连接可以达到几十个、上百个;我们几十亿人,他的连接可能达到一千亿级以上,这个领域行业特别多,涉及到方方面面。
李峰:其实,当你看到将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被投入使用,就能预测到这是一个助力智能硬件发展的大事件。对于不看好这个行业的朋友,我想起一件事。2012年IT领袖工会的主题是移动互联网,当时台下的舆论是消极的。但是谁能想到,有人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微信。不管起初的看法如何,没有什么能影响大家进入新的时代。
1 2